軍人每隔幾年就要經歷一次PCS (Permanent Change of Station) 搬到新基地
拿到hard order確定新基地之後
大部分的人都會開始著手找尋該地區的新家
軍人可以選擇住在基地裡,也可以選擇住在基地外租屋或買房
"on base or off base?"是一個大家都會考慮的問題
這裡就來分享一下我們做選擇的考量點
(溫馨提醒:純粹我們自己的想法,不代表每個軍人家庭都有一樣想法喔~take it easy)
1.預算/BAH
(1)off base housing & BAH
如果選擇住基地外的房子.就能有一筆BAH津貼
美軍官兵的房屋津貼(Basic Allowance for Housing, BAH)是按照當地租屋價格平均值而定的,各階級也有不同的金額補助.
所以如果選擇off base的話,不論是租屋或買房,也不論每月實際花在房屋上的費用,每個月拿到的津貼是固定的.
比較小資的人會選擇租賃租金較低的房屋/公寓,扣掉水電費網路費等等的費用後,BAH剩下的部分就可以當小部分存款
(不過單身的人或是雙軍人家庭dual military比較有可能做到這點啦哈哈)
如果家庭成員數比較多,需要比較多房間數的房屋時,很多人會選擇住在基地裡,因為BAH可能無法cover基地外大房子的費用
(2)水電費
為了節能減碳,很多基地會給一個用電限額,超過的部分就要自付,沒超過的部分則會補還給住戶
所以如果自己住到的base housing房屋夏天特熱或冬天特冷的話,就可能需要自行支付這筆額外的電費
住在基地外的話就得衡量自己用電量和用水量,如果費用很高,總支出超過BAH的話,可能還是選擇on base會比較合適
2.房型/區域選擇
(1)房型:
申請base housing時雖然可以填寫偏好(ex:一層還是兩層樓,房間數,跟鄰居是否共用一面牆,房屋新舊...),
但是不能保證能得到自己最喜歡的那一間房屋
每個基地有不同的規定,有些會按家庭成員數來分配房型,有些則會把軍人的軍階一起納入考量
反之,基地外的租屋處就可以有比較多選擇
*後記:如果想要瞭解base housing房型或是房屋細節的話可以在臉書搜尋"Moving House For The Military Spouse"社團查看相簿或是提問,是一個很實用的社團 :)
(2)區域選擇:
在基地裡的房屋,除了軍官和士兵會居住在不同的區域以外,要住在哪條街上不是自己能選擇的(尤其是在房屋需求量很大的基地)
基地以外的租屋相對來說就比較多選擇,但是比較麻煩的是抵達該基地前,除了到處打聽以外,比較難親自去確認某一區的好壞(畢竟每個人care的點都不同)
3.居住環境/交通/便利性/鄰居
(1) 安全性
每個基地安檢的規定不同,但是因為基地不是對大眾開放的地方,所以住在 base housing的好處之一就是比較安全
如果住基地外的話可能就要裝個門前監視器或是買個home security比較保險.
如果有什麼天災警報的話,住在base housing也比住在基地外安心得多,至少在基地裡避難的地點比較完善
(2) 在基地裡就要遵守基地規定
交通的部分.車子的速限就要遵守基地的規定,有聽過有些人因為受不了慢速開車而搬出基地XD(有這麼嚴重嗎?哈哈)
也因為基地大門有安管的關係,朋友或家人來拜訪的時候就必須要去會客中心辦證件(每個基地安管規定不同,有些基地要求沒有這麼嚴格),買大型家具時商家的大卡車要進來也要遵守基地(房屋管理處)的規定,想叫外送時也要看商家有無提供進基地外送的服務
另外,base housing也會設有基地的廣播系統.好處是有緊急情況時能夠隨時掌握消息,相對的就會有人覺得廣播系統太大聲什麼的(雖然這類聲響對我這種城市人不算什麼的,但是遇到演習時可能就會稍稍有點影響了~~)
槍枝管制也必須要遵守基地的規定,這個也是我們聽過很多人選擇不住基地內的原因
Reveille and Retreat (升旗&降旗) 早上升旗/下午降旗時,也要根據基地的規定行事(ex:開車時要停車,在戶外時不要走動...)
(3)便利性
對軍人來說, base housing離工作單位很近是一個優點,尤其是夜班或大夜班的人,就可以避免在大半夜開車經過治安比較不好的區域
如果能走路或騎腳踏車去上班的話家裡可能就不需要買兩台以上的車
午休時間還能回家吃個飯安靜的小歇一下也不錯
但是當基地大門因為某些原因被封閉時,就只能乖乖排隊等待(有時候大門只出不進時就會發生一時二刻進不了家門的窘境)
(4)永遠都在工作環境的錯覺&鄰居相處之道
很多人選擇不住在基地裡的原因是,軍人會有一種下了班卻還是沒有離開工作場所的感覺.
當鄰居都是同一個工作場所的人時,有好有壞,好處是感情好的話可以像台灣早期眷村那樣人情味的感覺
相對的來說,鄰居之間的相處也會有比較多一點"眉角"要注意.
例如:有時候一般鄰居之間會發生的小事可能會被放大到"我要去跟你長官報告"的八點檔XD
4.租屋管理/社區設施
(1)租屋管理公司和住戶規則
租屋管理公司的管理方式和住戶規則也是需要納入考量的點,每個基地的租屋管理辦公室會有不同的管理方式,可以在搬家前問問住過的人就能瞭解
ex:前後院花草需不需要自理、房屋修繕有無全包等等......
其實就跟選擇不同租屋公司一樣,看自己的喜好選擇就好
(2)社區設施
這個on base就大勝了! 公園,遊樂場,圖書館,福利社,健身房,游泳池,醫院/診所,甚至是小朋友的day care都在基地裡,像個小城鎮的概念,
雖然規模比較大的基地裡這些設施可能離住家還是有一小段距離,但至少都是在一個區域裡,不用跑太遠
5.入住時間
每個基地的房屋數不一,需求量也不一,有些基地的waiting list等待時間的長短也會不一.
當然搬家的月份和家庭人口數也會影響waiting list順序,像我們剛搬過來時,只能排候補第30幾了(驚)
對剛從其他基地搬來的人來說,waiting list太長可能會比較不方便,因為在還沒排到的期間可能就要一直待在TLF(Temporary Lodging Facility)或是旅館裡,也是一大筆開銷~~~
6.其他
其他考量點還有:離工作地點的遠近(對在基地外工作的家人來說)、離孩子學校的距離、軍人外派期間想搬出基地住其他地方的話(ex:回娘家),超過一定的時間可能會喪失base housing居住資格、、、
以上就是我們在選擇on base 或 off base housing時的考量點,很多東西我們目前兩人生活不太需要考慮到,如果幾年後有不同的考量點時再補上吧
每個軍種,每個國家,每個基地都會有不同的情況,這就純粹是我們自己的想法,不代表每個軍人家庭都有一樣想法喔~take it easy
文章內容如果有什麼需要補充的地方,還望各位有相關經驗的哥姊在留言處不吝指教,感謝!